1、拿到工作图,不要盲目建模和计算。首先进行综合分析,与建筑师沟通,充分了解项目的各种情况(功能、选型等)。
2、做好建模计算前的预处理工作。例如,负荷的计算应该是准确的,不能估计。完全按照施工惯例或使用要求投入。
3、建筑结构建模时,要了解各个参数的含义,不要盲目修改参数,要有修改的依据。
4、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效益。不要随意增加钢筋或构件截面。这应该算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。
5、根梁、柱、板计算完成后,应根据数据(如校核计算图)进行大量调整和修改。规定以下集中修改或预防措施:
一、梁:
1、横梁标高(是否确定横梁底部标高和横梁上翘)。
2、横梁支撑的负筋不能太细,要人工加密。
3、应检查梁的跨度数。
4、尽量减少钢筋的种类和水平差(≤2级)。
5、雨篷等悬挑构件处的横梁应加强(此处的箍筋可加密,可设抗扭钢筋等)。
6、横梁中钢筋的放置必须满足净距要求,特别是横梁上部钢筋的净距(≥1.5d或30mm)。
7、在遇到电脑化结果的井字梁(有主次关系)处,应区分主次关系,并在主梁支撑处标明支撑筋。
8、对搁置在侧梁上的连接梁,侧梁处的支撑筋不宜过大,而应减小以减小对侧梁的扭矩。
9、主次梁有关系,梁断面有差异,次梁要适当小。
B、柱:
1、满足轴压比要求(≤0.9)。
2、大跨度厂房等,柱截面宜采用矩形柱。
3、结构柱的设置(详见《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》P72)
C、板:
1、不建议使用细钢筋进行负筋,可以用直径较大的钢筋代替,以免施工时被踩到,直径钢筋不宜太细,否则受力弱或容易开裂。
2、立面图和板面轮廓要在结构图中注明。
3、屋面板的所有钢筋要拉穿。
4、楼板的配筋要写清楚,不能让施工人员猜测。
5、在结构图中标明遮阳篷、阳台、檐口等的位置和尺寸,并绘制大样。
D、基础:
1、深基础和浅基础不能混用。
2、计算基础荷载时,不要漏掉荷载计算(包括底墙的荷载重量等)。
3、基础(包括地梁、帽檐等)的标高必须满足上管线的通道,一般在其上预留300mm。
本期小编主要给大家讲解了钢结构加工设计要注意的问题,大家都了解清楚了吗?如果还有其他问题,可以告诉小编,小编整理好新闻以后,将在下一期新闻中与您会面,下期见~~